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淮南:“文化墙”扮靓乡村文明“和谐”

    中安在线讯 据淮南网报道,日前,记者在凤台县顾桥镇乡村看到各个村(社区)的醒目处,用“文化墙”靓丽乡村文明和谐,其教育意义深刻。

    顾桥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,为了提升全镇农民文化素养,按照上级文化部门的指示精神,做“活”农村文化,育“实”乡风文明,精心打造出图文并茂,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“文化墙”,以推动全镇文明建设,让“文化墙”在顾桥镇真正成为乡村一道靓丽风景线。

    在采访中,记者还了解到,该镇文化站采取三个举措,把全镇的“文化墙”绘画得如此有教育意义,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。

    首先注重三个紧贴,发挥应有作用。顾桥镇文化站一是在主题上紧贴时代要求,力促和谐。把“文化墙”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阵地,用形象的图画,通俗的语言,身边的事例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发挥传播先进文化,涵养文明乡风,促进乡村和谐的独特作用,有力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协调推进。二是内容上紧贴农村实际,力求丰富。在拓展“文化墙”的内容上做文章,既有文明礼仪、中华传统美德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也有民风民俗、婚育新风、科普知识等,还有身边孝敬父母、邻里和谐的生动事例等,“文化墙”、“科技指导墙”、“和谐平安墙”常常吸引中小学师生和广大群众前来观看,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课堂。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,“文化墙”迅速宣传十九大精神,成为全镇群众身边离不开的“辅导员”,走不掉的“宣讲团”。三是在形式上紧贴农民喜好,力图多样。顾桥镇文化站考虑到农民群众的喜爱方式和接受程度,采取图画、漫画、卡通画、书法、谚语、歌谣、顺口溜等艺术形式,力求通俗易懂、简洁明了。做到百姓“好看好懂,教人长学问”。不少村庄的“文化墙”,都成了顾桥镇村民劳作之余休闲娱乐的聚集地。

    该镇突出三个主体,彰显生机活力。顾桥镇文化站为开展好“文化墙”绘画艺术,突出农民主体,立足本土吸引群众参与,并组织专业人员搞好“文化墙”的同时,更多地发动本地热心宣传、有书画功底的村民和中小学师生等参与创作。一些村民自编自绘的“文化墙”,更是受到当地群众喜爱;突出村庄主体,因地制宜突显地方风貌。在绘画中,各村庄结合自身实际,创造性地建设“文化墙”,力求做到“一村一典型、一村一特色”展示当地的地方风情和村民精神风貌。比如,顾桥镇5个村的搬迁新区和临淝新区绘制了展现优美风景的田园山水画:打造出“二十四孝文化墙”、“红色文化墙”。在墙体选择上,各村利用村庄道路两旁的农户院墙以及乡村文化长廊、文体活动广场等资源,不贪大求洋、盲目新建。不搞铺张浪费,取得“低投入、高收益”的良好效果;突出文化主体,注重结合促进农村发展。把“文化墙”建设与当地的村庄整治、危房改造和清洁家园等美丽乡村建设内容相结合,与推动当地发展相融合,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    该镇还完善三个机制,实现常态长效。顾桥镇文化站在镇党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完善协力推进机制,把“文化墙”建设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九大的重要抓手来推进,作为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丰沃园地来经营。镇里构建了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,探索各种共建新模式,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及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支持和参与“文化墙”建设。完善管理养护机制,镇文化站与镇相关部门和10个村、群众共同参与的“文化墙”长效管理机制,在素材内容和绘制标准把关、规划选点和管理维护等方面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,实施规范化管理。组织志愿者经常开展巡查,不定期进行砌垒修补,立面粉刷、违章拆除、表面镶贴、内容更新等。完善整合机制,该镇文化站利用涉农项目资金,设立了“文化墙”建设专项经费,确保建设有投入、有落实的好效果。

    (通讯员 王玉进 记者 刘银昌)